交通詞彙(車禍防治關鍵詞彙匯整表)
「交通詞彙」彙整/陳站長 交通詞彙與交通改革重要的詞彙,若能夠了解這些「交通問題詞彙」,就能了解並掌握重點,進行有效的改革…..有關「交通詞彙」是陳站長經過長期觀察車禍與改善問題所累積的經驗,其中有多個詞彙是近年來才被重視的詞彙,如「周哈里窗」(或喬哈里窗)理論、有些詞彙則是「結合特有的概念」運用在交通改善方面,例如「交通醫生」概念,將醫生診斷病情的概念,運用在「診斷交通問題」上,然後再針對問題加以「治療」(有效的解決方案)。 <車禍相關詞彙簡述> (「交通詞彙」由陳站長整理編輯,僅供參考) # 先確保安全,再談路權 「路權」固然重要,但先提升「防禦性駕駛」更為重要。 推展路權,應考量「整體缺失」仍然存在的問題,避免有許多駕駛人"尚未具備「防禦性駕駛」能力",將導致疏於注意他人侵權行為(例如:有部分駕駛人路口轉彎時,未禮讓對向直行車先行,導致嚴重車禍)。 當「整體交通」配套尚未完善,程序上應先「確保安全」,也就是先提升「交通法規認知」(有哪些規定要遵守)、「防禦性駕駛提升」(預知有哪些主要的交通事故風險,並避免其發生)、「熟悉路況、車況、路線」更能確保對安全的掌握。 輕忽「各種狀況」可能導致的衝突發生: 1.減速通過:為確保行經路口安全,應減速,以避免突然有人闖入、不禮讓等行為。 2.綠燈直行遇對向綠燈左轉:依規定直行車有優先權,但有極少案例顯示,並不是所有駕駛人都能安全順利左轉,因為當駕駛人等候許久,以為安全時,即起步左轉,若對向直行車路口未減速,將導致發生衝突的機率大增。 3.行人安全:有許多人主張「行人單獨顯示綠燈」,但事實上馬路仍會有人「闖紅燈」,所以「路口安全」絕對不只是「紅綠燈」就能夠改善。其中有些是駕駛人習慣性違規,有些則是一時疏忽。(若所有路口都增加一個「行人綠燈」時間,則整體交通效率必然大大降低,由於「行人綠燈」不會只有佔「行人綠燈時間」,因為有許多行人根本不顧安全,即使已經轉紅燈,依然邊走邊慢慢滑手機),所以「整體改善」不能只要求「駕駛人改善」、「設施改善」,卻輕忽「行人自負」的責任(唯有自己才是真正能確保自己安全的人)。 4.視線死角:路口轉彎車若被前方大型車阻擋視線、植栽或各種遮蔽物、車輛A柱、注意某方向(其它地方都是視野死角)。因此在特定車多人多處,務必「減...